近日,《清镇市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》和《清镇市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》出台。根据两份文件,“十五五”期间,清镇市将新建、配建22所幼儿园和中小学校;逐步撤并村级小学(教学点),推动教育资源向乡镇集中。同时,全面推行“县管校聘”管理改革,健全教师激励和退出机制,保障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。
清镇市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包括——
实施党建强基行动。清镇市委、市政府定期调度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,各级各部门结合工作职责大力支持教育工作;完善党委统一领导、党政齐抓共管、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机制。
实施教学提质行动。“一校一策”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,引进一批省内外优质学校合作办学;依托职教资源提升清镇中职办学水平。
实施师资优化行动。招聘、引进优秀人才,持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;积极探索设立“校长基金”;完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。
实施师德铸魂行动。选树一批师德师风正面典型,惩治一批负面典型,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。
实施激励暖心行动。健全教师激励机制,依法保障待遇,探索设立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项基金;优先保障乡村教师评优评先、职称评聘、培训等权益。
实施关爱护航行动。加强对留守儿童、困境儿童等群体的关爱保护和家庭教育指导,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;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;畅通“12355”等青少年权益维护渠道,严格落实侵害未成年人强制报告制度;提质升级学校卫生保健室、心理辅导室、青少年宫。
实施五育融合行动。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;开展形式多样、主题鲜明的文体活动和劳动实践活动,推广校园足球,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。
实施资源扩容行动。根据适龄人口变化趋势,优化教育资源布局;提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,合理撤并规模过小、办学条件差的农村小学;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,补齐学位缺口。
实施平安守护行动。强化人防、技防、物防,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,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;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,严把校门“入口关”;完善欺凌暴力防治机制;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,强化学生传染病防治、防溺水、交通安全等方面宣教,提升自我防护意识。
实施改革赋能行动。持续完善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;推进智慧校园建设,拓展数字化教学应用场景;健全教育战略性投入机制,优化教育支出结构,强化经费监管和绩效评价,提升经费使用效率。
《清镇市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》则明确了多项工作目标和保障措施——
在学位保障方面,“十五五”期间,清镇市将按照“15分钟生活圈”的要求,配套建设幼儿园11所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7所,政府投资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所、高中阶段教学楼1栋和高级中学1所。
在优化师资队伍方面,计划到2030年,中小学教师队伍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提高到90%以上,高级职称教师达到400人以上;培养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500名、优秀班主任200名、优秀校长20名。
为保障目标实现,清镇市将严格督促房开按照“三同步”原则完善教育配套建设,加大各方资金投入力度,新建、改扩建一批学校和校舍增加对应学位,并在民办学校中增加公费生学位,确保适龄儿童全部入学。同时,通过深化区域合作、集团化办学、城乡结对帮扶、人才共育、共享数字教育资源等方式,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。